公卫执业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章频考点,为大家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复习起来条理更加清晰。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使用下面的执业医师知识点解析来辅助理解知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研究工作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改善工作条件,防治职业病,创造卫生、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提高职业生活质量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主要任务:①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②对职业性损害的受害者进行早期检査、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尽快康复。
3.工作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工作环境。
①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使用原料和生产流程等。
②劳动过程: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因素。
③工作环境:车间内的环境。
【进阶攻略】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和任务。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职业性损害:包括职业伤害和职业性疾患,职业性疾患则包含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
(1)职业伤害:简称工伤,是指工作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急性化学中毒。
(2)职业病: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属于广义上的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并经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规定的职业病。按照规定,法定职业病患者享有一些特殊的劳保待遇。
(3)工作有关疾病: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类职业性疾患,但尚未被确定为法定职业病。
3.职业特征:是由于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的体表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不属于法定职业病,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或适应性变化。
【进阶攻略】掌握几种职业性损害的类型,要会区分所给出的有害因素属于哪种类型。
【易错易混辨析】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是:①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使已有疾病的病情加重;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和缓解。
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和特点
1.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的条件:
①接触机会;
②接触方式;
③接触时间;
④接触水平,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⑤个体防护情况。
2.职业病的特点:
①病因明确,只有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才能引起;
②病因可以检测;
③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④群体发病;
⑤及早诊断治疗预后较好,缺乏特效治疗,强调保护以预防为主。
3.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对不能确诊的疑似职业病患者,可以经必要的医学检查或者住院观察后,再做出诊断。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4.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能从事职业病诊断:①具有执业医师资格;②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③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④从事职业病诊疗相关工作5年以上;⑤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⑥经培训、考核合格。
【进阶攻略】根据我国2013年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共有10类132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工作
1.三级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消除或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这是消除职业性危害的根本措施。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病损,采取相应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预防。
三级预防: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并进行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和出现并发症,促进康复。
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防治工作包括:职业卫生调査、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学调査、职业卫生监督、人员培训、职业病患者的诊治、应急救援。
【进阶攻略】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劳动能力鉴定、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病损,以便及时处理。
体力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业余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劳动能量代谢。劳动能量代谢约占机体能量代谢的一半。
1.肌肉活动能量供应途径特点
(1)ATP-CP系列:非常迅速供应能量,但维持时间很短。任何劳动都需要。
(2)需氧系列:经济持久,在中等强度劳动和长期较轻劳动时能量来源主要靠需氧系列。
(3)乳酸系列: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不经济、不持久,在从事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时需乳酸系列提供能量。
2.劳动时的氧消耗
(1)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功能。
(2)氧上限:1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也称最大摄氧量,反映一个人体力活动能力。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L/min,有锻炼者可达4L/min。
(3)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量之差叫氧债。
3.按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Ⅰ(≤15)、Ⅱ(15——20)、Ⅲ(20——25)、Ⅳ(>25)等4个等级。劳动强度指数=7M+3T(M为能量代谢率,T为劳动时间率)。
【进阶攻略】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体温在劳作时,中心体温不应超过38℃。
【易错易混辨析】劳动强度分级(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
1.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2.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氧上限。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如爬坡、搬运重物等。
3.极大强度作业:极大强度作业是指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一般不超过2分钟,如短跑。
工作负荷评价
1.作业类型
(1)静力(态)作业: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②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③不做功;④能量消耗较少,却很容易疲劳;⑤作业停止后,氧债不降反升。如射击。
(2)动力(态)作业:①肌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②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③做功;④耗能高。如搬运、采石。
(3)反复性作业(轻动态作业):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参与作业,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特征为耗能不高,易于疲劳。如键盘操作。
2.几种常见的评价指标
(1)劳动能量代谢率:可以间接或直接法测定能量代谢。适合于评价全身性的动态体力劳动。
(2)心率:反映动态体力劳动的应激程度,可用于评价小肌群参与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
(3)肌电图:可用于静态和动态作业的劳动负荷评价。可客观的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劳。
【进阶攻略】劳动负荷评价的目的: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便保证健康并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易错易混辨析】负荷:指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负荷强调外界的因素和情形。
应激:是负荷对具体个人的影响,它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
职业心理及作业能力
1.职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劳动行为,力求了解劳动者对工作不满意或动机激励不足的原因,并通过组织和人事上的措施来改善它。从对劳动效果和对健康影响来看,按紧张程度来划分最为适用。
2.紧张因素是指能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条件或事件。引起职业紧张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组织、工作量不明确、过轻或超负荷的工作量、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经历、工作条件、组织关系、个人与社会因素。
紧张反应的表现
①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对工作不满意、躯体不适感、疲倦感、焦虑、感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增强、易怒等。
②生理反应主要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17-羟类固醇等增多,尿酸增加等。
③行为表现:如怠工、缺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药物依赖等。
3.一个工作班内作业能力(体力劳动)的变动可分为4期,工作入门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不持久)。
【进阶攻略】疲劳是体力和脑力功效暂时的降低,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时间短、次数多的休息是工效学设计一个总的原则。
【易错易混辨析】锻炼: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能力。
练习:指通过重复来改善那些后天学得的技能。
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
1.职业工效学:是以职业人员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保持最佳工作效率。
2.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其中肌肉是主动部分,当肌肉负荷为最大收缩力的50%左右时,收缩速度为最大速度的20%左右,做功效率最高。
3.动力单元:包括关节在内的某些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关节为轴的运动,称为动力单元。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2个以上的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
4.搬运重物或手持工具时需要克服物体的重力,这种作用力也称为工作负荷。
【进阶攻略】由于保持某种姿势所产生的负荷,称作姿势负荷。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使某些特定肌肉处于持续静态收缩状态,容易引起疲劳。
人体测量与应用
1.人体测量
(1)静态测量:是被测者在静止状态下的进行的测量,站姿或者坐姿。如身高、眼高、上臂长、前臂长、胸围等。
(2)动态测量:被测者在规定运动状态下进行的测量,也称动态人体尺寸。测量的是人体或某一部分空间运动尺寸,即活动范围和适宜范围。
2.人体尺寸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机器、工具、工作场所等都要参照人体尺寸进行设计。
(1)适合于90%的人:最常见的设计是使产品适合于90%的人。
(2)单限值设计:有些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值作为上限值或下限值。取上限值,如门的高度,只要符合高身材的人的需要,低身材的人使用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取下限值,如工作场所为了防止肢体伸入危险区所采用的防护网的网孔直径,只要考虑身材小的人体尺寸即可。
(3)一般设计:通常以第50百分位数的值作为设计依据,如门的把手高度,墙壁上电灯开关高度,这种情况多见于要求不高且适合于多数人使用的设计。
(4)注意事项:使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需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各种影响因素,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修正量。
【进阶攻略】职业工效学中人体测量数据主要用于人机界面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机器设备、实用工具等的设计。
机器和工作环境
1.显示器设计需注意问题
(1)工作性质和要求。
(2)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尽可能使显示方式简单明了,容易判读。
(3)一个显示器传递的信息不宜过多。
(4)数字显示器要易于判读和换算,一般不超过3位数。
(5)数字排列符合阅读习惯,如从左至右或从上向下。
(6)显示器的指针不应遮住数字或刻度,指针粗细要适当。
2.劳动组织:合理的组织劳动,可以提高作业能力。
(1)减少负重及用力:应尽量减少负重量,将搬运物体的重量限定在安全范围内。手持工具如果超过一定重量,使用时应有支撑或采取悬吊的方式。
(2)改善人机界面:显示器和控制器的布置,工作台的高低,工件的放置等,要有利于作业人员的操作和使用。
(3)人员的选择与培训:根据所从事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如人体尺寸、体力、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选择人员。
(4)轮班作业:轮班工作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不利于健康,夜间工作还容易发生事故。
(5)工间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可以有效地防止疲劳或促进恢复。
【进阶攻略】脚控制器多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需要用力较大的场合。作业环境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气温、噪声、照明和颜色。
以上内容是乐考网执业医师为您整理的"公卫执业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章频考点",更多模拟试题、历年真题、高频考点、请持续关注乐考网。